(今傳媒/記者陳宥森報導)臺南市農村社區生產多樣農產品,在臺南市政府農業局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大力推動農村再生下,輔導農村社區著重發展社區產業,生產高品質優良農產品及研發加工品。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新化區礁坑社區及東山區聖賢社區,運用臺南在地農產開發出許多不同的加工品,增加社區產品多樣性及吸引民眾購買。
今(111)年礁坑社區再透過農村再生年度執行計畫研發橄欖醬油、橄欖軟糖、橄欖葉茶飲,以及橄欖醋醬綜合沙拉研習課程,增加社區產品多樣性及讓社區居民瞭解社區橄欖應用作法。
農業局長李建裕表示:東山區聖賢社區主要生產紅龍果、番石榴、米及玉米,紅龍果產季為6至12月,加以燈光調節,可全年有果,產量約2噸;番石榴雖全年有果,但夏季氣候及雨水會影響品質,所以社區產量集中在秋冬春季,產量約1噸;社區稻米一年二期,每期產量約3至5噸,社區稻米有加工成米穀粉和玄米茶。
因社區產品多元豐富,農業局透過農村總合發展計畫為社區青農進行紅龍果及番石榴產銷履歷驗證,並進行蔬果箱包裝設計,以增加產品識別度,吸引民眾購買。
市長黃偉哲說:臺南農村社區所生產的優質農村好物不但滋味好吃,也對身體健康有幫助,歡迎民眾踴躍購買。新化區礁坑社區產品可上FB「綠鑽石故鄉」、「礁坑社區發展協會」查詢,或電洽06-5900641詢問;東山區聖賢社區產品可上FB「耿爸農場」查詢,或電洽0972-921791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