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台南巿北門區三寮灣的「智慧漁電共生溫室大棚及養殖數位分身示範基地」,是由雲豹能源、台鹽綠能、資策會、新漢、富碩國際、國立海洋大學、Microsoft等產官學單位共同建立,該示範基地採用多樣自動化設施,如自動循環水養殖、自動水質監控、水下攝影機監控等AI技術及大數據,不但提高白蝦、石斑等高經濟產值試驗養殖物存活率,而屋頂太陽能板年發電量可達22萬度,20年可發電約430萬度,約可減碳218.5噸。
經發局指出:台南是台灣養殖漁業重鎮,養殖面積約1萬5000公頃,位居全國之冠,加上日照強度高、日照時間長,具有發展太陽光電的絕對優勢,近年因全球氣候變遷影響,極端氣候引發農作物大面積損傷與農、漁民經濟損失的現象日漸增多,南市府積極推動綠能產業與農業設施結合,農業設施生產綠電之餘,亦具氣候變遷調適功能,期望能源轉型同時達成養殖產業升級,讓太陽光電發電效益成為養殖經營附加價值的一環,並期許漁電共生模式普及推廣且兼顧生態、環境和產業間的多方平衡,讓土地成功複合利用,推動能源轉型雙贏。
目前台南市太陽光電備案量已提前於今年3月突破2.75GW目標,顯示台南又往永續智慧綠能城市邁進一大步,市長黃偉哲表示將持續透過把關、輔導、鼓勵等各項措施,推促太陽光電穩健發展,大步邁向3GW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