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今傳媒 JNEWS

高雄市立美術館《泛‧南‧島藝術祭》於華府「希利爾藝廊」舉辦海外展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2021年高雄市立美術館(下簡稱高美館)所舉辦的《泛‧南‧島藝術祭》立基於高美館長期對南島當代藝術的研究與關注,以島嶼為策展的基準點,擁抱海洋流動、去疆界的文化特質,展現國內外眾多藝術家精彩作品。今年(2022)為進一步推動臺美文化交流,駐美代表處臺灣書院特邀本展於華府擴延展出,於5月7日至6月26日在美國華盛頓特區「國際藝術與藝術家希利爾藝廊」(IA&A at Hillyer,簡稱希利爾藝廊)正式亮相,展覽並於華府時間5月6日晚間開幕,並將搭配推出多場現場導覽與講座。

本次海外展覽以「流動的邊界」(Fluid Boundaries)為主題,精選四組《泛‧南‧島藝術祭》參展臺灣藝術家,呈現以當代手法演繹原住民傳統文化元素的精彩創作。其中,展出作品包含多件2021年甫委託創作完成之新作,且多數為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

參展作品包含:林介文(Labay Eyong)〈我的身體半座山〉、《我的傳統服飾不傳統》系列,呈現藝術家兩個不同時期的作品,作品以太魯閣族傳統織布為基礎,闡述藝術家對於礦業開發後山林傷痕的關懷,也以母親般的形象呈現哺育了世代族人的山,更藉著織布延續文化傳承,重新爬梳自我認同;宜德思‧盧信(Idas Losin)展出「跳島創作計畫」系列〈封島〉、〈Tatara〉及〈黑月系列:島〉,以獨特而細膩的筆觸與色彩,擷取在太平洋諸島所見所聞,也凝聚了藝術家對族群、對故鄉海島的情感。張恩滿(Chang En-Man)〈蝸牛樂園三部曲:啟航或終章〉,追溯非洲大蝸牛隨著殖民主義分布全球的路徑,透過十字繡和創作歌謠吟唱,探討文化的傳播和轉化;蒂摩爾古薪舞集(Tjimur Dance Theatre),藉由歌聲、呼吸的交錯,呈現排灣族文化的傳承呈現出〈Varhung~聲之身〉,同時,該組藝術家也推出為本次海外展量身打造首度公開的作品,於蒂摩爾部落石板屋前重現斜坡上的四步舞。

於開幕現場,臺灣書院代理主任何慕凡表示,這是臺灣書院第三次與希利爾藝廊合作,但卻是首次聯合臺灣的美術館舍及其典藏於希利爾藝廊展出,很榮幸能促成這次跟高美館的三方合作,促進更深度的臺美文化交流。希利爾藝廊創辦人David Furchgott亦表示,對於美國喜愛藝術的觀眾來說,能看到臺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家如此精彩的創作,無疑十分令人振奮,期待展覽在當地社群產生迴響。

本次參展作品均為首次前往美國展出,也透過藝術家本身以當代藝術重新闡述族群傳承的方式,將臺灣特有的藝術表現帶往世界,使藝術創作能帶來國際文化交流。展覽開幕當日,所出席之華府文化或藝術相關社群成員均對展覽表達高度讚賞,讓更多人看到台灣原住民當代藝術家的獨特風采。更多展覽訊息,可見高雄市立美術館官網(https://www.kmfa.gov.tw)或希利爾藝廊網站(https://athillyer.org/current-exhibitions/upcoming-exhibitions-2/)。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