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岑說:因為疫情,有些年輕人無法請假照顧老人,市場出現疫情看護工日薪一天一萬元,網友就開玩笑不要跑外送,改做疫情看護工就好,疫情衝擊很多行業,不論是看護或是水電、建築等行業都找不到人,台灣不少年輕勞工無法接受以勞力換取財力的工作,無法吃苦耐勞就得靠外籍移工,要改變這個問題不能只靠中央,地方政府要提出實質政策到中央去發聲。
王家貞說:因為台灣人不生小孩各產業缺勞工問題越來越嚴重,中華民國法律讓外籍移工成為台灣人機會越來越高,但看看外籍移工觸犯公共危險罪、竊盜罪、毒品罪的案件越來越多,造成大家關切的社會問題,民進黨政府真的準備好了嗎?再者,中山公園是周末假日移工休憩聚集的場所,人非常多造成對長者行進危急和環境影響,外籍移工逃逸還有200多人找不到,勞工局對移工造成的安全和治安疑慮應加以處理。
尤榮智表示:巧遇勞工局幫弱勢漏雨屋施工,這麼好的政策永續經營錢從哪裡來?據了解,志工是義務材料錢來自大水庫理論,來自善心人士捐贈,希望台南能永續幫弱勢勞工修繕破舊無法居住的房屋,但勞資糾紛調解卻是個問題,從大台南合併後每年都還是有一千六七百件,期望建立專業中立、降低爭議。
方一峰說到陳情:勞工局到西港工廠進行勞檢行政檢查,沒戴識別證就衝進民宅,檢察官或警察要搜索都要有搜索票才能進入民宅,勞工檢查同仁態度怎會這麼惡劣?也請勞工局深入了解聘僱服務法第四十六條第一項,同一僱主同一公司就算在兩地,移工能在甲地工作,也能在乙地工作,景氣差,不要動輒開罰應以輔導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