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高雄市長陳其邁今(22)日訪視「大駁二文青創星埕計畫」,先後走訪由民國55年老屋改造而成的「蘊潮藝術」,與民國57年老屋改造而成「入船町藝樓」,了解青年創業歷程,同時體驗以高雄六龜與觀音山土壤進行的泥染手作,並與入選文青創星埕計劃的16位青年業者一起小聚,交流心得與夢想。
陳其邁表示,青年是城市未來的支柱,是城市明日的願景,高雄市政府特別重視青年政策與文創政策,支持年輕人勇於在各領域創新表現,也透過各種計劃培育文創與藝術人才,從「文創人才回流計畫」到「大駁二文青創星埕計畫」,從駁二為核心擴散到舊城區。市府扮演協力、輔導的角色,是一種孵化機制,成為青年值得信賴的推力與助力,也讓青年的原創力賦予老社區新的生命力,這也是高雄最精采的部分,市府要帶領青年一起向前衝。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長王文翠表示,文化局自2010年起推出「高雄市文創設計人才回流駐市計劃」,讓具潛力的設計及文創產業人才們專心創作,朝夢想前進。當年的人才培育如今都有成就發展,例如:曾獲金馬獎最佳導演提名的程偉豪、看不見電影工作室的孫介珩導演、知名插畫家洪添賢Croter、叁捌地方生活創辦人邱承漢等。文創人才回流計畫共扶植了逾百位文創人才,在計畫結束之後,繼續留在高雄文創業界努力耕耘的更近二分之一。
為了吸引更多文創業者進駐歷史街區,形成更具規模的文創產業聚落,文化局在去年啟動「大駁二文青創星埕—鹽埕哈瑪星青年駐業補助計畫」,範圍以駁二為核心,擴及周邊的鹽埕埔與哈瑪星,讓具潛力的設計及文創產業人才們能在創業初期獲得補助與鼓勵,形成更具規模的文創產業聚落。目前已有25組青創團隊入選進駐,成為老城區裡的新力量。
文青創星埕青年小聚中,姓名與計畫名稱念起來一樣的蔡欣辰,首先分享自己註定要申請這個計畫的過程,她表示在尋找工作室的過程中,恰巧遇到田調中的文青創星埕工作小組,也讓她了解這個計畫將成為自己創業最大的助力。蘊潮藝術負責人王賢吉分享自己如何把一棟興建於民國55年已成廢墟老屋,變身成一間藏在巷弄間發光的小藝廊。他表示一開始鄰居很好奇他到底要在這間破舊不堪的老屋做什麼,到後來鄰居也常常來藝廊看看。他說:「回頭看這一路的轉變,很有成就感,很開心。」
藉由計畫擴編,從3位員工到10位員工,從前金區進駐哈瑪星的木日空間設計楊道挺,感謝計畫讓他能向夢想大膽前進,他打算進駐一棟民國35年建的老建築,目前已整修百分之八十即將完工,他更透露他與房東簽訂了十年房租,預備長期深耕高雄老城區。入船町藝樓的負責人翁綉惠,承租民國57年建造之歷史街屋,改造老屋後開設手作教室及商品店鋪,並期待透過推廣泥染教學讓更多人認識泥染工藝。她更是蒐集高雄各地土壤,藉由手作泥染創造極具在地色彩的「高雄衫」。研究並創作如何用在地泥土染出「高雄衫」,用在地化去迎向國際化。
同樣是從文創人才回流時期便參與駁二相關計畫的陳映秀與洪旻宏,都是深耕高雄的夥伴,陳映秀經營別件室金工工作室原本因為疫情影響想要轉型,是文青創星埕計畫幫助她繼續留下來打拼。本身是南投人的洪旻宏則表示,越與地方店家交流合作,會越喜歡上這座城市與社區,他也會繼續留在高雄努力。
「大駁二文青創星埕計畫」由文化局與青年局「高雄市青年創業發展基金」合作推出,在市長陳其邁對青年創業的全力支持下,並由副市長史哲提出以駁二為文創發展核心,打造高雄成為青年創意實現的創業都市。計畫更加碼補助提供給選擇進駐老屋的入選者,期待以文創軟實力翻轉鹽埕及哈瑪星地區閒置的歷史街屋,延續既有的歷史人文脈絡。即日起至2022年11月30日開放20-45歲青年申請計畫,一起為老城區寫下新註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