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今傳媒 JNEWS

新竹烏魚養殖紅到國外 歐亞非20多國專家來台取經

【今傳媒/記者黃誌寬報導】野生烏魚曾經是台灣漁民口中的「烏金」,受到氣候變遷影響,天然烏金風光不再,新竹區漁會為了廣大漁民生計著想,多年來積極投入人工養殖烏魚技術,積極輔導漁民捕轉養,在學術研究單位協助下,終於開花結果,烏魚產量日增,同池混養的白蝦收益也相當可觀,漁民生計大獲改善,成功案例吸引了歐亞非20多個國家漁業人士的注意,透過中華民國外交部設立的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的協助,參訪團7日實地走訪新竹縣竹北拔仔窟烏魚專業養殖區,深入瞭解智慧養殖與休閒漁業,外賓獲益良多。

新竹區漁會總幹事童錦杰說,烏魚養殖不僅為新竹漁民帶來一線生機,更是為永續漁業立下好典範。他指出,漁民深知靠老天賞飯吃絕非長久之計,有了這樣的決心,再加上公私部門鼎力合作,才能成就今天的局面,為此,他要感謝水產試驗所與食品研究所等公家單位無私奉獻,協助解決漁民養殖過程各項疑難雜症。

國合會大巴士7日開進拔仔窟烏魚養殖專業區,造成不小騷動,各漁場負責人也都不藏私,有問必答,因為現在是烏魚產期,來自20多國漁業專業人士親眼目睹了整個捕撈過程,對於用極少人力完成龐大捕魚作業,老外感覺台灣漁民很厲害,事實上,養殖智慧化早已SOP,魚餌自動投放、魚群健康管理、水質水溫監控等已自動化,完成不必假人類之手。

新竹漁民將養殖利益極大化,也讓參訪外賓留下深刻印象,童錦杰說,每次投放的餌料不見得都會被魚吃得一乾二淨,沈入池底的餌料非常容易讓水質迅速惡化,嚴重時會危及全池烏魚,讓漁民血本無歸,區漁會建議漁民將烏魚與白蝦混養,烏魚不會攻擊蝦子,白蝦則是專門在底層吃剩下的餌料,每隻白蝦都肥肥胖胖,大受消費者歡迎,漁村收益更多,漁民喜形於色。

除了智慧養殖之外,漁業休閒也是拔仔窟特色,以田媽媽福樂休閒漁場為例,不論平日或假日,都有遊客前來享受垂釣樂趣,釣到的漁獲可以自己帶回家或就近請漁場負責人、也是烏魚養殖班前班長郭宮寶烹調,只需付少少烹調費就可立即享受甜美海鮮,尤其是福樂漁場最自豪的「烏魚全席」名聞遐邇,很多饕客特地登門嚐鮮,吃過就成了它老主顧。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