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府消防局長兼災防辦副主任李明峯指出:地震災害主要因子為地殼變動造成地表隆起、破裂或位移而引致災害,由於地震的發生時機與區位至今仍未有完善的成果,因此地震災害至今仍是不可預期性災害,屬無法事前預警型災害,只能提前做好各項準備,不斷的進行地震防災演練。
此外,新建築物都應符合建築法規,既有老舊建築物亦應進行耐震補強,才能有效降低地震災害風險。針對大規模地震尚未發生前之預防,本府災害防救辦公室、各災害防救業務主管機關及37區公所,均已依中央規定編修「市級地區災害防救計畫」及「區級地區災害防救計畫」,並據計畫內容及權責分工辦理有關地震災害的各項防救災工作,且至少每2年檢討更新1次。
市府災防辦執行秘書王雅禾參議表示,大規模地震災害發生時不但會造成民眾的恐慌,同時也會造成應變與救災救難人員的慌亂,市府針對地震災害,以我國中央研究院(大規模地震災害防治策略建議書)三大核心概念:「老屋不倒-提升既存建物之耐震能力、提升結構安全以減少傷亡。
生命確保-強化人命救助及疏散避難支援以保障安全;機能不停-確保政府及企業持續運作之能力」為策略主軸,輔以科研支持地震模擬及衝擊損失評估,落實災害防救認知、學習、推廣與實地演練,期能有效大幅減低災害造成的損失,迅速從災害中恢復社會秩序,確保人民儘早回歸正常生活。
市民朋友可至臺南市政府消防局網站查閱「臺南市市民防災手冊」(http://119.tainan.gov.tw/cp.aspx?n=25585)了解更多防震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