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傳媒/記者陳允得報導〕早年為數龐大的軍人和眷屬隨著國民政府撤守台灣後,被安置在臺灣各地臨時搭建的房舍,後來就成了竹籬笆內的眷村,他們生活在臺灣各地角落,為臺灣這塊土地默默努力奉獻,處處留下他們為這塊土地奮鬥過的足跡;輔導會除了在官網設有榮民文化網單元,彙整歷年榮民前輩感人故事或憶往紀事外,近期更積極蒐整全臺各地與早期榮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書籍畫冊、日常用品和書信照片等文化物件,充實榮民文化紀實工作,藉以為規劃榮民文化館的創設奠基。

 

輔導會為先期充實榮民文物資料庫,綜合規劃處厲以剛處長等人日前經嘉義榮服處協調聯繫,由邱文俊處長陪同拜會退役上校榮民陳小鯨先生及嘉義市政府文化局,一探嘉義在地眷村文化的起落以及文物的保存現況,藉此交換意見,相互經驗交流,並為日後榮民文化館陳展事宜籌備。

 

透過陳小鯨先生口述小時候的建國二村人事物、拆遷後文史遺跡的蒐整與陳展,以及舞台劇編導傳承眷村生活等故事,看著許多眷村照片,說到自己親身經歷景象仍難掩激動心情;陳小鯨先生多年來蒐集的榮民文物,為妥善保存,已全數捐給嘉義市政府文化局,一行人透過博物館科鄧倚欣科長的介紹,不僅見識博物館展場中舊歷史和新科技的精采結合,活潑生動;此外還看到陳小鯨先生捐獻的早期手搖式電話機、煤油爐和毛線編織機器等等,所有物品、照片和書籍未來都將在嘉義市政府籌建中的榮民文化生活園區中陳列展示,重建在地眷村史蹟。

 

邱文俊處長表示,臺灣經過70餘年的融合,擁有多元族群豐富的文化內涵,當年的少年兵如今已逐漸凋零,榮民文化的傳承刻不容緩,榮服處所有同仁也責無旁貸,全力配合輔導會創設榮民文化館籌備工作,邱處長進一步指示同仁,除了將歷年來榮民捐贈文物造冊妥善保管,未來對於榮民長輩保有的家書、照片等文件和生活用品致力蒐整,為榮民歷史留下最真實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