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中山大學助水下科技 國安會諮委黃曙光與師生座談 – 今傳媒 JNEWS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國家安全會議諮詢委員、總統府國造潛艦專案小組召集人黃曙光至國立中山大學演講,以「海權與潛艦」為題,分析當前台海情勢,並與在座百名師生分享潛艦國造的策略與進度。「海軍的命脈在潛艦,意即操縱在造船者手上,因此國造研發才能保護台灣的生命線。」鑒於中山大學豐沛的海洋科研能量,黃曙光期盼中山共同投入水下載具研發技術,為台灣水下科研盡心力。

黃曙光認為,因台灣位於第一島鏈中央的關鍵戰略位置,最好的策略絕對不是硬碰硬地正面對抗;在敵強我弱的狀況下,如何以小博大?關鍵就是採取守勢防衛。一方面在國際外交上結盟民主國家,形成印太戰略聯盟來共同對抗;另一方面就是提升自我防禦能力,加強軍備。黃曙光強調,與其讓潛艦購置權控制在其他國家手上,不如操之在己,首艘國造潛艦可望於今年9月下水。他說,台灣一定要自我發展遠程精準打擊飛彈、國造潛艦、水下載具、飛彈快艇、水雷、中長程飛彈及布雷車等戰力,保護石油與戰略物資運補的生命線,「絕對要先武裝好自己,因為要備戰才能避戰。」

黃曙光提及,潛艦的重要性其實早自李登輝總統時代就已提出;當時計畫向國外購買,但由於各種外交軍事角力未能如願。直至馬英九總統卸任前提出潛艦國造,再經現任的蔡英文總統付諸執行,交由得標的台船公司進行國造潛艦,依其進度可望於今年9月下水。時至今日,打造艦隊和武器均使用非常現代化的機具和設備,傳統造船業的技術和研發製造水下、水面、載人及無人載具仍有很多創新科技與應用發展的機會,希望中山大學學生能投身相關產業,發揮所長。

「自己的國家自己救,但也要記取歷史教訓。台灣需要各國的幫助與支持,但我們仍必須發展武器自立自強。」黃曙光並舉巨人歌利亞和牧羊人大衛為例,說明在不對稱的戰力下必須採拖延、迂迴及結盟策略,要保存戰力,以守勢拖垮對方的攻勢。越消耗、越持久、越拉長戰線,對我方越有利;以時間換取空間,才有機會避其鋒而擊其弱。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表示,中山大學率先成功自行開發打造台灣第一且唯一、自行開發、具有AI能力的海洋專用自主式水下無人機,技術創新突破,為我國海洋科技產業奠定獨立自主技術根基。更且,中山大學水下載具研發中心也自主開發台灣第一艘MIT迷你科研載人潛艇,並於2022年8月完成雙人進艙的實際海下測試,水下航行時間超過1小時,提升我國水下載具國際競爭力,讓台灣躍升為世界級海洋科學硏究重鎮,並有助於水下科技的發展與應用,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