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後製一貫化 標準製程穩定品質有一套 – 今傳媒 JNEWS

〔今傳媒/記者侯姵伃、郭政隆報導〕國內咖啡面積1,210公頃,其中高海拔栽培面積約占30%,中低海拔約各占35%,但多數引進的咖啡品種較適合在高海拔地區生產,加上國內消費者對於高品質咖啡的要求,中低海拔咖啡較難維持競爭力,部分咖啡生產者雖有優良的環境條件,但未建立標準後製程序,仍有不同批次品質不均、無法穩定提升咖啡風味、香氣和其他感官表現等問題。

 

由於咖啡風味特性受到生產至加工過程的許多因素影響,包括栽培管理、品種、環境及氣候、採收成熟度、後製加工和烘焙等,在相同栽培管理條件下,通常高海拔栽培區會有較佳的風味表現,但臺灣咖啡產區多位於中低海拔,加上小農眾多,未建立標準化後製作業程序等,常有不同批次咖啡品質不均問題,影響消費者購買意願及市場競爭力。

農業試驗所嘉義農業試驗分所為提升後製加工品質及國產咖啡市場競爭力,與臺灣咖啡策略聯盟合作,共同協助咖啡產業評估一貫化設備效能及試作成果,並建立咖啡果實採收後,分級、脫皮、發酵、脫果膠、烘乾等標準化處理製程,減少後製過程的環境及人為因素干擾,且節省大量人力及時間,以高效、省工、節能製程穩定提高中低海拔的咖啡品質至精品咖啡等級,將為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方向。

 

嘉義農業試驗分所說明表示,咖啡後製處理是從果實轉變成生豆的過程,果實採收後經清洗、篩選分級,便進入後製處理階段,一貫化製程便是導入自動化機械,建立各階段標準流程,尤其臺灣咖啡生產以小規模農戶為主,後製處理多以人工作業,除了無法以穩定數量提供大型通路,也因多以個人經驗決定後製條件,易產生品質不均的問題。

嘉義農業試驗分所於去年引進專業後製處理機械,例如咖啡果實色選機能快速篩選適當的果實成熟度;脫皮機不僅能分離果皮及生豆,也減少瑕疵豆進入後續製程;果膠清洗機則具備高效率、省水及減少水洗過程的人為汙染問題,省水效果達9成以上;咖啡一貫化自動設備可大幅縮短作業時間,避免果實過度發酵,減少雜味產生,若能搭配專業後製處理機械如滾筒式乾燥機,創造穩定環境,就能提升咖啡風味及品質,因此,嘉義農業試驗分所於113年採集新竹、雲林、南投和嘉義等中低海拔產地之咖啡果實,同時與臺灣咖啡策略聯盟合作,進行咖啡杯測品評,評估一貫化製程與農民自行處理生豆之品質差異。

 

嘉義農試分所更說明指出,由於高海拔氣候有利於咖啡果實在發育過程累積較多碳水化合物,以提升風味品質,因此國內咖啡評鑑競賽常見高海拔栽培者屢創佳績,該所本次所引進專業後製處理設備,收集中低海拔產區咖啡果實進行水洗處理,並邀請專業咖啡杯測師,以精品咖啡協會之標準及杯測程序進行感官品評,結果顯示一貫化製程的產品,能穩定在80分以上,達到精品咖啡等級分數,且分數普遍高於農民自行製作的產品,尤其能提升生豆烘培後的香氣、風味及餘韻,在酸值與醇厚度項目也能獲得提升,同時降低穀物味及澀感等負面氣味,進而提高杯測分數,該所強調,一貫化後製處理設備不僅可在製程中篩選果實成熟度,減少瑕疵豆,更提供穩定環境,兼具高效、省水、節能等優點,將是優化咖啡品質的新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