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湳永續智慧城核心出現麥田與大型裝置藝術!總太地產攜手東海大學建築所創業界之先 – 今傳媒 JNEWS

圖/在敦化路與經貿路口的「3056 ASIA1 永續中心」,出現一大片黃澄澄麥田與四座大型裝置作品。記者陳昱均攝

【今傳媒/記者陳昱均報導】行經台中最夯水湳永續智慧城的核心要道,竟在敦化路與經貿路口驚喜見到一大片黃澄澄麥田隨風搖曳,還有四座大型裝置作品佇立麥田之中!這是推案重心全在水湳國際智慧城的總太地產(3056),與東海大學建築系進行的產學合作計畫,以永續生活新「寓」言為題,發展出四座大型戶外裝置,也是四座分別由互動關係、建築材質、空間功能、時間性等面向構築而成的空間,並巧妙的鑲嵌於金黃色的小麥田中,再搭配燈光、水噴霧等設計,營造出日夜的不同氛圍,參觀者可自在的沈浸其中感受時間流動與風、光、綠影的超Chill生活感動,體驗3056 ASIA1與土地共好的永續建築探尋!

中部品牌建商熱衷基地綠美化,如寶輝建設、順天建設、國聚建設、惠宇建設等都曾在推案前在基地上打造綠景,而總太地產、精銳建設更發揮極致,找來專業團隊打造裝置藝術,不僅提供附近居民休憩,也成了城市中打卡熱點。

永續未來,是全球各國與企業都正積極落實的ESG、聯合國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響應全球2050淨零碳排願景,納入ESG永續發展理念,中台灣是製造產業重鎮,也是台灣研發、台灣製造的核心,各輸出國際的產業品牌在此登踏世界舞台,更是與台中市政府以普立茲克獎大師團拜規格打造水湳永續智慧城、國際會展中心、綠美圖等相互呼應,而總太地產(3056)將深耕水湳特區,以永續城市、健康建築為目標,造訪中台灣建築最高學府;東海、逢甲兩大大學,分別與其發展特色結合,開展出不同的專案計畫,而率先登場的便是與東海大學合作的戶外裝置藝術街廓,由今同樣將代表Team Taiwan 前往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策展代表的建築系曾瑋系主任領軍,與邱浩修教授策劃,一同回歸「越在地越國際」的後疫情時代視野,以麥田裏的裝置帶到訪者回到人本的感知體驗,大規模地景藝術,更是業界首創。

圖/此次四座戶外裝置藝術均採用不加工的一次材,並大量使用回收材料,利用空間呈現時間感。總太地產提供

總太地產(3056)董事長翁毓羚指出,因「智能種子屋建置計畫」與東海大學建築系結緣,「智能種子屋」以建置減碳、創能、平衡的「自主性建築」,打造一個異地共居、環境共享、城鄉共好的智慧生活場域,對於住宅規劃的想法是極具文化內涵的設計,用永續角度談建築,既創新又符合時代趨勢,此次邀請了東海大學建築系師生、藝術家一起來創作裝置藝術,更聚焦疫情後、數位時代居住行為的變動,相當具有可看性,歡迎大眾一起來現場感受。

東海大學建築系副教授邱浩修指出,此次四座戶外裝置藝術均採用不加工的一次材,並大量使用回收材料,利用空間呈現時間感,若以順時鐘方向依序參觀,則可感受時間由慢到快,巧妙的設計引入周遭風土、光線、綠景,值得深度體驗,此次跨界合作動員10多名師生,讓創作實踐、落地,也從不同角度重新定義永續。

作品一「感知的倉:一方茶屋」由廖炯昇老師打造,取材大肚山的紅土與茶葉作為夯土材料,再以松木板堆疊圍塑,在裝置內可蹲、可坐、可站立,不同高度的景觀窗,風及聲音可穿透到裝置內,嗅覺則能聞到木頭香氣;作品二「慢流憶室」由游麲老師創作,使用材料全是都市中收集到的廢料,裡面甚至還有檜木,藉由材料展現人們生活與記憶,在都市發展與頹敗過程中被賦予的自然輪廓,造型則有如麥田中漂浮的盒子,坐在室內,經驗水滴緩緩落下,空間複寫上新的生活記憶。

作品三「構築自然」由陳建同老師打造,選用國產材人造林柳杉,特性是易加工、輕量化,以三角型單元模組系統,可產生出跨距的薄殼建築,低耗能的構築行為,就可完成輕巧通透的溫室花園,也藉此反思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平衡;作品四「心境譯站」由謝秉潔老師創作,其靈感來自小報亭,運用有形的空間及無形的資訊疊加而成的資訊打卡站,參觀者透過平板寫下心情記事與顏色,就能得知今日的心情顏色,系統固定時間還會統計使用者的數據,利用空間的光與律動來呈現,展現集體共創的成果。

眾所期待的ASIA1永續中心,即將在5月落成啟用,與雲品合作的圓觀會館也已啟售宴席預定,據悉已有不少新人搶先下訂,要在此絕美空間內完成人生大事、招待親友。而此次與東海大學建築系合作之戶外裝置藝術展覽,戶外空間將對外開放,民眾也可預約參觀,3056 ASIA1 永續中心陸續會舉辦各式體驗活動與創作工坊,歡迎親身感受,從不同建築觀點出發,思考人類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生活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