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與台船公司結盟發展國內水下載具的設計研製能量 – 今傳媒 JNEWS

【今傳媒/記者蔡學民報導】國立中山大學今(11)日宣示與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結盟,發展國內水下載具的設計研製能量,並攜手培育人才,由校長鄭英耀與台船董事長鄭文隆代表簽署合作備忘錄。鄭英耀校長表示,中山大學擁有台灣唯一科研水下載人載具開發研製團隊,完全沒有引進任何國外技術,「技術自主、技術深耕」;所開發出的水下載具除可進行多樣的海洋科學探測、人文探索、工程作業,未來更將協助台船公司導入AI, 提供聲納、影像傳輸技術,共同研發MIT小型救援潛艇。

空軍F16戰機月前於花蓮外海失事,中山大學水下載具研發團隊協助搜尋殘骸,近1個月期間,以自製水下載具與聲納系統,以及運用深海拖曳式光纖探測系統(FITS)下潛至海下超過千米深度,搜尋失蹤F16黑盒子。中山大學水下載具研發中心主任王朝欽指出,團隊另已在科技部射月計畫經費支持下,開發具有人工智慧的水下無纜式自主運行之AUV(自主式水下載具),目前具有近20種水下物件與生物之辨識能力,辨識成功率高達九成,同時具備深海追蹤和避障功能,未來可轉化為協助水下養殖、探勘與搜救用途。

「中山大學團隊創新研發的『第一代雙載水下載具』(MUV)已在高雄港內測試成功!」王朝欽主任強調,可搭載兩人的水下載人載具目前實測作業時間可達4至8小時,深度水下20米至50米,可應用於探測洋流發電、海洋聲納、海底地形探測、海洋氣膠研究及國防科技;未來將以此為基礎,加入聲納辨識技術、水下通訊調變、防爆震設計等,再以 2至4 年整合各研發系統,並進行開放水域水下實測。與台船合作後的創新規劃方向,除了加入 AI 與深度學習技術,讓台灣在水下無人載具技術有獨立自主的技術根基,進一步更可以自主研發儀器系統提供整合型系統與服務,如水下追蹤、海域調查、深海探勘、敵船辨識、聲納技術及通訊資安等。

台船董事長鄭文隆表示,對於中山大學水下載具研發實力印象深刻,中山整合工學院與海科院等能量,結合眾多技術,成為真正可用的載具。台船已進行政府潛艦國造計畫達四年,未來將以中山大學為「第一優先合作對象」,期待優異的學術能量與充沛的實務經驗兩塊拼圖扣接後,為國家社會創造更大貢獻。

中山大學於 2006 年開發首艘自製抗洋流水下無人遙控潛航器、2016 年研發深海載具,成為能源國家科技計畫亮點技術。隔年進行海底影像攝影超過300小時,創下國內自主研發載具最大作業水深紀錄,目前已採集到大量海底地質、生態,以及礦藏等研究資料,尤其是在台灣西南海域數千公尺的深海探測海床,以及海床下可能的天然氣水合物可能賦存的區域進行探勘。除了發現甲烷冰之外,也深入超過千米海溝,發現新的生態系統與礦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