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曹賜斌醫師將台灣美容整形大哉問之諸多難題,藉由台灣美容整形元老級醫師,以公益衛教立場,及大解讀方式做釋憲式回覆,釐清難以回覆問題之真相,並做系列

性之具體解讀回應,使整形醫師及整形求治者,對這些大哉問難題之回覆,能有所依循丶知曉與參考,並維護台灣美容整形安全。

包膜攣縮症之成因是因義乳外來物植入後,刺激人體反應所致,任何光滑面及粗糙面(包括水滴型、魔滴、柔滴)義乳都會發生。

人體對任何外來物都有排斥反應,以保護身體安全。因義乳太大人體無法排斥掉,故改為在義乳外圍形成包膜(或稱莢膜)以隔開義乳與身體,使義乳不會刺激、侵犯身體。此包膜為人體之結

締組織、猶如疤痕組織,初期只是一層薄膜,若術後沒有施行義乳推拿移動或按壓之按摩,此包膜就會慢慢增厚,之後會出現攣縮現象(如疤痕般)。

此攣縮會擠壓內部之義乳,使義乳因而變硬。後期更會因左右兩邊乳房義乳攣縮力道之方向不一致,而形成乳房不對稱、變形之外觀,導致乳房最終變硬及變形,而致隆乳失敗之下場。

初期及輕度包膜攣縮可用上述之義乳推拿移動或按壓之按摩來治療,一般而言,術後一周起即委由專業醫學美療師(護理師及美容師雙證照者)每天按摩一次,加上患者在家自我按摩(一天兩次

),共六個月左右,輕中度之包膜攣縮症皆應可予有效化解。

但若患者沒依上述標準模式按摩,或術後有出現血腫、感染現象,或醫者手術技術欠佳,則包膜攣縮症就會由輕度惡化至中度甚至重度,此時按摩治療已成效不彰,只有靠包膜攣縮症治療手

術才能化解。

包膜攣縮症治療手術方法繁多,從古至今有很多沿革,大抵包括:1)包膜切開術。2)包膜切除術。3)更換義乳放置空間(肌肉下改為筋膜下,或相反之)。4)義乳改放在包膜上方新位置(包膜不

切除)。5)更換義乳種類(光滑面改為粗糙面,或相反之)等等。

這些手術皆無法防杜包膜攣縮症再度發生,即便合併上述兩種以上方法治療,其再發生機率仍維持在3~7成左右,且做愈多次這些手術其發生率會愈高,造成醫師及患者之挫折與無奈,最終

往往以拿掉義乳之失敗收場。

直到2013年,美國哈佛醫學院的Daniel Del Vecchio醫師研發出嶄新的治療方法(SIEF),一舉突破包膜攣縮治療困境,成為能根治此症的新標竿,此治療論文也因而榮獲當年度國際整形期刊

頒發之最佳美國論文獎。
SIEF全名為:Simultaneous Implant Exchange with Fat,其治療綱要為「義乳移除同步注射自體脂肪」。

義乳移除才能徹底化解包膜攣縮之宿命,而注射自體脂肪於包膜上方及下方空間,並分兩梯次(義乳移除前及後)注射,才能即時添補義乳移除後之體積缺失及護住隆乳成效。兩種術式同步進

行,同時去除包膜攣縮症及即時隆乳,可畢其功於一役,且能終止包膜攣縮症復發,亦即可予徹底根治之。

此SIEF論文發表問世後曹賜斌醫師將此新科技引進台灣,施行於不幸罹患此症之多位台灣隆乳後患者身上,皆得到良好之療效與患者之好評。另外,從身軀抽取自體脂肪注射移植於乳房,亦

可得到身材曲線苗條之佳效,一舉兩得。

於2019年曹賜斌醫師將此臨床成效以論文方式發表於國際性隆乳醫學會,受到許多國際醫師之矚目與認同。

十月底即將於林口長庚醫院舉辦之國際美容整形外科醫學會,也將再度發表此論文,屆時希能嘉惠國內眾多此類無助病患及醫師。(圖文/曹賜斌醫師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