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道脫垂(子宮脫垂)不開刀的另一個選擇 – 今傳媒 JNEWS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何謂子宮脫垂?高雄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李如悅醫師指出,子宮在骨盆腔內部的固定方式,是利用骨盆底的肌肉支托及韌帶的懸吊。生產的損傷或是老化的過程荷爾蒙改變膠原蛋白大量流失,會導致支拖力喪失,就可能會造成子宮脫垂,甚至還會影響造成膀胱脫垂,直腸脫垂。

但是有一個族群好發年齡比較年輕,就是正值生育年齡的孕產婦。通常造成子宮脫垂的因素為懷孕過程體重增加太多,產後子宮復舊的不全所造成, 或是更年期前後膠原蛋白大量流失引起。產後患者不適合手術族群, 子宮托治療是另一個很好的選項。

子宮脫垂分期:
第一度:子宮脫垂到陰道中間位置,大約位於陰道一半。

第二度:子宮體已經脫垂到陰道中,子宮頸未突出陰道外,但稍微用力即可在
陰道口中看見子宮頸。

第三度:子宮體在陰道中但子宮頸突出陰道口超過一公分。

第四度:整個子宮和子宮頸都突於陰道口外,陰道也有可能由內向外翻出。

高雄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侯詠齡醫師表示,生殖道脫垂的治療方式包括
1凱格爾運動:對於輕度脫垂患者適用,或是己接受手術治療的病人
作為一個輔助治療,須有專業的尿失禁防治指導員教導,
且可配合專業儀器訓練效果更佳。
2.陰道雷射: 適用於輕度脫垂及輕度尿失禁病人。
3.手術治療:骨盆底重建手術或是陰道壁修補手術。
4.保守治療:不適合做手術的病人如懷孕、產後或是高危險群的病人,可使用子宮拖來支撐脫垂的器官。

王小姐37歲,第一次懷孕,規律的在高雄榮總接受醫師的產檢,生產過程非常順利,但生產隔天後就發生三到四度的子宮脫垂。她後續在醫院的產後護理之家接受坐月子的休養,產後三週發現子宮脫垂恢復的狀況不夠理想,醫療團隊即時給予更多醫療介入,放置子宮托協助產後子宮復舊,持續的追蹤病人,病人在產後約莫四個月,門診追蹤時發現子宮復舊情形,由原本的子宮脫垂三度,已完全復原。

在持續追蹤的過程中,患者向醫護人員表達,自己非常開心能恢復健康, 但是擔憂著若是還要生第二胎,是否會再造成相同狀況 ,此時更積極的醫療協助,預先強化骨盆腔的運動,我們讓病人回診接受正確的生理回饋儀訓練,就是凱格爾運動運動(俗稱的提肛運動), 以便因應第二胎懷孕生產對骨盆底肌造成壓迫, 患者接受骨盆肌訓練後, 成功學習正確的凱格爾運動, 讓患者開心又安心期待第二胎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