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門真宗邀學者專家、校長推廣五常德在國立台中教育大學辦學術論壇 – 今傳媒 JNEWS

【總社長孫崇文、記者楊清瑜報導】

此次五常德學術論壇,能廣邀百名以上校長參與,最大的觸動林政逸教授說,教育是國家的百年大計,要從小紮根做起、良好習慣也需從小養成。校園是生活學習的重要啟迪場域。

此次論壇舉辦也希望藉由各位校長的推動與 宣導,在學童可塑性最強的時期種下良善倫理的種子。能廣邀到100多位校長參與論壇,是因為大家都認同在現代的時勢下,倫理道德逐漸的式微、百態問題叢生,而失依的社會正需要有一盞明燈來指引正確的方向,讓大眾有正確的依循。

校長們也感動於玄門真宗長期對學術、教育、慈善三面向的投入,又能廣 邀專家學者們就五常德議題,進行專業的剖析,透過論壇集思廣益,提出精闢的論述,期望能對現代的生活方式有所助益。玄門真宗以關聖帝君為主神,以五常德為教義,如何將其精神落實在生活中由陳裕昌副會長說,五常德指的就是仁、義、理、智、信。依關聖帝君的聖示告訴我們,生活 即是修行,生活的學習是要與時俱進的,不能脫離良好的道德範疇,也不能墨守成規失去彈性。五常德應用在現代生活中,仁就是要追求法喜的身體健康、義就是要創造通達的人際關係、禮就是要經營和諧的圓滿家庭、智就是要創造利益眾生的事業、信就是要追求精勤的人生理想。人生只要圓滿以上五個面向,就是對生活的一種負責態度,當然也會無所缺欠,聖賢透過經典的教導是希望我們能取得精神與物質併進的平衡,才能讓身心靈真正的富足。不讓我們在時代洪流亂象中失去正確的依靠,當然這也是精進修行的一種。

為何要辦理五常德學術論壇,希望獲得什麼效果錢得龍校長說,玄門真宗長年辦理五常德學術論壇目的,這一切都是希望能匡正人心、教化社會,提升個人幸福與家庭美滿,促進厚用利生與社會和樂,這是大家的共同追求,也是玄門真宗教門推展五常德教育的目標,也是關聖帝君的救贖誓願。我們強調的五常德,是以仁、義、禮、智、信為綱本,賦予創新的內涵,仁,指的是求得健康的身體;義,是營造良好的人際關係;禮,是經營好幸福的家庭;智,是發展利益眾生的事業;信,是篤實踐履的精進修行。

這五個常德層面,已涵蓋我們生命生活的各個向度與層次。老子曰「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教育,便是五常德千里行的足下,教育,是紮根的工作,教育內涵有知、情、藝三個要素,知是道理,情是態度,藝是行為、亦即實踐表現。在道德範疇裡,實踐最重要。教門賡續第三年,邀請學者專家、教育先鋒校長朋友們,共聚探討五常德,除了理念澄清與學術構建,更著眼於道德的實踐,期盼透過論壇教育途徑,宣化鼓舞,融 入日常生活。

何謂聖凡雙修的生活方式?對現代人有什麼啟示由劉仲成館長說,玄門真宗講求聖凡雙修!我們深知,社會由常民所組成,常民是人間的主力,人食五穀雜糧,有七情六欲、有喜怒哀樂,不是人人都要超凡入聖。禮佛供神、教門科儀、修行法要等固然重要,但這畢竟不是眾人之事,也不必要眾人一同,否則社會無由運作、眾生無由生存;入世修行更是社會的常態,更是改善大眾生活的方式。就如同星雲大師講人間佛教的概念。五常德的修為不是叢林宗門,也不是青燈古佛,更未必是持齋念經,其實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包括衣食住行、柴米油鹽,甚至飲食男女,從出生到百年、從起床到就寢,生老病死無時不地,一舉手一投足,一言一行,無不是精進修行的範疇。聖凡同功、生活即是修行。五常德指的就是仁、義、理、智、信。依關聖帝君的教導,仁就是要追求 法喜的身體健康、義就是要創造通達的人際關係、禮就是要經營和諧的圓 滿家庭、智就是要創造利益眾生的事業、信就是要追求精勤的人生理想。透過聖凡雙修的方式,從日常生活做起並獲得到改善,身心靈也能獲致安住與提升。

五常德應用在現代生活中,對應的方式為何?龔昶元教授說,「五常德」是蘊藏在人類生命本體中的根本密契,幾千年以來古哲聖賢以神聖的「倫常」指引著人的內在心性行為綱常,並蘊藏著外在真實生活的圓融法要,是人類生命當中最為根本,最為重要而深入的一種生活指導。依玄門真宗五常德教義中,對應現代的生活方式如下:仁:代表身體健康。義:代表人際關係。禮:代表家庭經營。智:代表事業經營。信:代表精進修行,五常德就是開啟你,蘊藏在生命底層的能量密碼,生命根源的一種生活方式,透過五常德課程學習可以成就人生目標、發掘天賦潛能、增進家諧、財富、健康、人際關係等的圓融成就。

延伸閱讀:【傳媒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