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傳媒/記者張忠義報導〕因胰臟癌早期都沒有明顯症狀,一旦被診察出都已末期,治療上相當棘手,存活率不高。高雄博田國際醫院最近一個月連續手術三位女性胰臟囊狀腫瘤病患,其中一位才年僅40歲,生活規律且無不良習性,就因忙碌忽略定期健檢,等有空檔安排體檢,原良性囊狀腫瘤竟轉成惡性胰臟癌,所幸體積小也沒有轉移淋巴擴散。
博田國際醫院禮聘高醫前副院長、肝膽胰外科教授李金德為該院副院長,他表示,最近竟連續開刀三例惡性胰臟癌個案,三人皆為女性,年齡分布在70歲、50歲及40歲等三個階層,她們做電腦斷層檢查,都發現胰臟有明顯的囊狀腫瘤,卻因沒有明顯症狀,乍聽罹癌均無法置信。
例如最年輕的郭姓患者,之前都有健檢,後因工作忙碌而忽略,直到日前才有空安排久違的體檢,X光顯示左側而腹部約有2公分疑似結石,因無法判定確實位置,再赴某教學醫院進一步詳查,經電腦斷層掃瞄,證實罹患胰臟臟尾部有惡性腫瘤,建議手術切除。她經同事介紹,轉診至博田醫院找上李金德。
李金德即安排核磁共振等相關術前檢查,因病灶位於胰臟尾部,極有可能擴散至脾臟,原擬切除胰臟尾部及脾臟,後進一步診察並未擴散至脾臟,改採保留脾臟方式,最後確診為罕見的胰腺實性假乳突狀腫瘤,這名患者相當幸運,因腫瘤體積在2公分以下,又未擴散至淋巴,只要開刀切處病灶即可,五年存活率高。
李金德指出,在胰臟癌的危險因子中,胰臟囊腫佔比較高,約有四分之一為恐轉為胰臟癌,另外新發現糖尿病或糖尿病情加重,以及遺傳因素,還有慢性胰臟炎與抽菸等,都會提高罹患胰臟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