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國立中山大學第三屆學士後醫學系招生筆試,今(31)日登場,試場設置在道明中學。學士後醫學系招收一般醫學組與智慧醫療組共23名公費生,共495人報名,有475名考生應考,總錄取率約4.84%。
今日考場秩序良好,到考率逾九成六。中山大學學士後醫學系設有一般醫學組與智慧醫療組,共同考科為「普通生物及生化概論」與「英文」,一般醫學組選考科目為「物理與化學」,智慧醫療組則為「計算機概論與程式設計」。
後醫系考生來自各地,背景多元。高雄的林姓考生原本是藥師,由於家庭背景的成員大都是醫生,因此想要再嘗試報考後醫學系,一圓醫師夢。來自臺中的呂姓考生大學就讀藥學系,從高中時期就想考醫學系,在讀藥學系期間也持續嘗試,畢業後想再給自己一次機會,願能順利進入中山大學後醫系。黃姓考生原本在美國大學就讀生物與生化相關科系,也已經在醫院工作過一年;後醫系的設計與美國學制相近,當初選擇相關科系就是為了打好醫學基礎,符合自己職涯期待,因此選擇報考,期待金榜題名。在放射科工作的吳姓考生,已有在醫院任職醫學影像的相關經驗;考量到未來在職場上的晉升潛力,想更進一步挑戰成為醫師,希望能一舉上榜。
中山大學後醫系主任兼醫學院副院長陳彥旭指出,中山大學醫學院的核心教育目標是培育富人文關懷、兼具科技素養之良醫。後醫系公費生在四年內需修習醫學人文教育、基礎醫學導論、基礎與臨床整合模組、專業醫學、創新資訊科技與健康照護應用、臨床實習及偏鄉醫療服務等課程,參與各個其他學院開設的多元跨域課程與工作坊;透過不同教學階段和實習場域,讓學生所學能真正落地。期望招收有使命感的全公費生,畢業後投入國內最急需人才的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及急診科五科,並搭配前往偏鄉服務8年,翻轉偏鄉醫療中斷的問題,提升未來整體醫療品質,達成醫療平權。
中山大學後醫系表示,現代醫學教育須結合人文與科技等跨領域專業。中山大學後醫系能發揮國立綜合研究型大學優勢,設計跨域學習內容、改變培訓方式,並突破職涯規劃,提供學生終身學習與養成支援;吸引優秀學子加入公費醫療人才行列,帶動偏鄉醫療不再發生中斷,成為解決醫療資源與人才不均困境的最重要基地,達致臺灣「醫療無偏鄉」的願景。
中山大學學士後醫學系招生考試預定於4月19日公布面試名單,面試訂於4月27、28日舉行,5月6日公布錄取榜單。榜單將公告於國立中山大學教務處招生資訊網頁(網址:https://exam-oaa.nsysu.edu.tw/)與國立中山大學學士後醫學系網頁(網址:https://med.nsysu.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