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佛光山召開理監事會議 – 今傳媒 JNEWS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第三十屆第二次理監事聯席會議,6月1日首度移師外地於佛光山召開理監事會議。公會理事長暨《人間福報》社長妙熙法師安排參訪佛光山、宗史館、佛陀紀念館等。會中提到會務發展、培養未來媒體精英、樹立形象、提升媒體素養等,理監事一致推崇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曾論述「公是公非」精神,認為媒體是社會重要公器,應當善盡社會責任。

會議於雲來集舉行,近40人參與。禮請佛光山文化院院長依空法師、佛光山常務副住持暨《人間福報》發行人慧傳法師致詞,妙熙法師擔任主席。

依空法師提到,星雲大師說過,以文教弘法是畢生的願望。大師就是媒體人、文化人。大師對佛教的貢獻,一是制度化,開創佛教史之先例。大師58歲宣布退位,傳承心平和尚。且佛光山的出家、人事、進修都有嚴謹制度。讓佛教走向事業化,辦學校、出版社,發展寺院,給予青年舞台。相狀可能改變,但本質精神不變。人間佛教讓人可以自然接受,始終不離佛教。

慧傳法師引用大師的「文字有力量、筆下有分寸」,媒體報導不能帶偏見,需具備慈悲愛心。大師創立「真善美傳播獎」,希望經由媒體報導,讓真善美廣為流傳,更多人因此得到心靈健康。

妙熙法師表示,現在媒體面臨的問題,就是台灣的媒體形象。經由提升媒體素養、社會責任等議題,重新樹立形象,回復過去大眾對媒體的信賴。《人間福報》總主筆柴松林對「社論」的比喻是剃刀上的文字,鋒利且不偏不倚。將從公會網站開始,邀請專家學者、媒體人撰寫社會評論,秉持「公是公非」原則。

公會祕書長段家麒做整體工作報告,以及提案討論包括為增加公會網站內容及聲量,擬邀請媒體先進以專欄方式投稿。今年「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首度增設學生組,將就讀大學院校新聞傳播系所學生納入競賽對象。為鼓勵更多青年學子參與,培養未來媒體精英,公會擔任「真善美傳播研習營」協辦單位。

常務理事、人間福報社總監楊錦郁針對「真善美傳播研習營」說明,研習營標準很高,能被甄選上的學生都是精英,透過研習營串連起更多新聞傳播系所。

梅花媒體集團總裁王綽中表示,若有媒體相關重大事件,公會應該要有明確的立場,維護媒體言論自由。媒體是社會重要公器,應當善盡社會責任。

教育廣播電台總台長黃月麗表示,誠如大師的「公是公非」,建議公會可以舉辦以「公是公非」研討會、工作坊等,提升媒體素養和影響力。

匯流傳媒集團董事長吳世昌說,在參加佛光山的禪修營後,對佛光山大改觀。他表示可多舉辦類似活動,讓更多人媒體人感受人間佛教,與佛法更親近。

好好聽文創傳媒內容長田麗雲分享參訪心得,原本以為宗教是件很嚴肅的事,但在佛光山看到大家都是充滿笑意,體會到宗教就是要在生活裡,在參訪中感受最深的就是「歡喜」。

常務理事華時代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瑞麟,理事台灣新生報社長劉長裕、復興電台總台長李淑蕙、華時代文化藝術股份有限公司監察人蘇家堃、警察廣播電台總台長陳明志、聯合報新聞部副總編輯熊迺祺、經濟日報工商部副總經理倪榮松、國語日報總編輯鄭淑華。常務監事人間福報社數位部總編輯婁靖平,監事人間通訊社社長特助劉延青,以及佛光文化社長滿觀法師、人間福報總本山辦公室主任妙正法師等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