詐騙已成全民危機 黃文益援引國際經驗 為治安提解方 – 今傳媒 JNEWS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針對詐騙成全民危機,高雄市議員黃文益今(10)在市議會,針對高雄打詐成效及環保人力不足提出質詢。黃文益表示全國詐欺犯罪已全面蔓延,根據內政部數據,台灣最常見的五大詐騙手法為假投資、假購物、假買家、假交友與假中獎,並在市議會向警察局長林炎田提出三問:一、目前警力配置與詐欺案件業務量是否已嚴重失衡?二、高雄警方現行的防詐與打詐具體作法為何?三、在政策、法律與地方配套上,還有哪些環節值得突破與強化?

根據高雄市警察局與內政部警政署統計,2024年高雄市詐欺案件發生數達13,744件,雖然案件量大幅上升,但破獲數達7,893件,破獲率達57.43%,在六都中高居第一,優於台南市(57.41%)、台北市(57.15%)及其他城市。黃文益指出,這證明高雄警方在龐大壓力下仍有具體成效,應予肯定。黃文益進一步指出,高雄市歷年詐騙攔阻金額持續攀升。從2021年起,攔阻金額為4.9億元,2022年提升至8.6億元,2023年更達14.3億元,2024年前三個月即已攔阻超過4.1億元。這代表高雄市在事前防詐的精準度與即時性不斷提升,展現市府與警方在防詐上的積極作為與成果。

然而,黃文益也強調,龐大的案件量已讓現有警力應接不暇,制度與資源配置必須跟上。他指出,目前警力與實際業務量失衡,基層員警長期面對詐騙案件暴增的壓力,卻無足夠支援。現行制度多採任務編組方式,缺乏穩定的打詐編制與橫向協調平台,導致案件處理延誤、成效受限。他呼籲市府應設立制度化、專責的打詐團隊,從源頭重建高效能的反詐架構組織。

黃文益也援引國際經驗,他引用英國近期推動的「即時共享詐騙資料制度」,透過政府與金融機構、社群平台合作,即時掌握可疑資訊並迅速通報,有效減少受害。他建議中央與地方應積極研議類似機制,強化跨部門資料整合與反應速度,全面升級我國數位防詐系統。

警察局長林炎田表示,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持續強化打詐行動,展現打擊詐騙犯罪的堅定決心。市府以「打詐國家隊」為核心精神,全面動員各局處資源,建立跨機關橫向聯防機。高雄市率先與高雄地檢署合作,建立異常帳戶聯繫通報平台,提升查緝效率,同時,每月召開打詐專案會議,由市警局主動公布查緝成果,並由市長主持資安會報,要求各局處全力支援警察局,形成強大打詐聯防網。在查緝車手方面,行動採取高強度手段,直接聲請羈押,展現司法強度,以遏阻詐騙犯罪。

林局長說高雄市從今年一月至三月,詐騙案件數較去年同期已有顯著下降,顯示打詐策略已逐漸奏效,未來將持續深化跨域合作機制,全力守護市民資產安全。市府進一步呼籲,詐騙防制不能僅靠警察單打獨鬥,通訊傳播、網路廣告、金融帳戶等源頭單位必須同步配合,中央各部會亦需共同投入,打造真正全國一體的打詐行動,唯有前、中、後端同步防堵,才能有效降低受騙案件。

最後,黃文益議員關切市區清潔隊與稽查科人力嚴重不足,黃文益指出目前各清潔分隊人數普遍落在一百至三百人之間,鳳山地區雖然人數較多仍達三百多人,但整體而言,平均每位清潔隊員需服務約一千名市民,人力配置明顯捉襟見肘,已對第一線基層造成不小壓力。黃文益舉苓雅、新興等區為例,人力長期未見增補,近期甚至出現人數下滑情形,未來在面對日益繁重的清潔業務時,恐將出現能量不足的情況,呼籲市府應儘速規劃人力補充與招考計畫。而針對稽查科部分,黃文益強調,民眾對於噪音污染的陳情日益增加,包括酒吧音量、機車擾民、工地施工提早等情況,稽查案件呈現24小時不間斷的特性。然而目前稽查科僅編制116人,卻要面對每月逾兩千件以上的稽查量,造成「通報了卻抓不到」的民怨頻傳,期待市府建立一套更即時有效的處理機制,讓稽查真正發揮功能。

對此,環保局長張瑞琿回應,目前正進行清潔隊人力評估與進用調整,並規劃相關招考計畫;至於稽查科部分,儘管澄清案件量已由年初的2萬9千件降至目前約2萬5千件,局方仍會持續檢討人力配置,並研擬配套方案,以提升案件處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