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獴」食蟹獴作客 現身科博館三週後野放 – 今傳媒 JNEWS

【今傳媒社/記者黃秀卿報導】被列為保育類動物,也是溪流生態指標的淺山動物食蟹獴,罕見現身於科博館植物園園區內,棲息時間長達三週。除立即通報臺中市政府之外,也即刻啟動監控研究,加裝監視器、自動相機與聲景錄音機,以影像與聲音等紀錄器材監控食蟹獴的活動情形。對於應生活於淺山森林環境,以水生動物為主食的食蟹獴出現在植物園,本館研究人員大感吃驚,卻也意外記錄以前未知的生活行為,像是食蟹獴會腳微蹲排遺、以腳踩踏水面或趴在沙灘上曬日光浴等,多在民眾不易靠近的水池岸邊活動,留下許多腳印。

生物學組助理研究員陳彥君說:「這隻食蟹獴個性相當溫馴,和園區內經常出沒的動物和平共處也不怕生,僅觀察到黑冠麻鷺對食蟹獴展現威嚇行為。這隻食蟹獴多以園區內非洲大蝸牛為食,活動範圍內出現多被咬破的蝸牛空殼,及沾有碎蝸牛殼的石頭,也曾見到牠進入水池邊緣疑似捕捉螺類、蝌蚪、蛙類、小魚等,休息時則會躲進園區內的珊瑚礁岩洞中。」另外,也觀察到食蟹獴有舔毛的習慣,在牠的排泄物中發現部份質硬的毛。陳彥君助理研究員表示,要分辨流浪貓的排泄物跟食蟹獴的排泄物,差別在於流浪貓會用砂蓋住自己的排泄物,食蟹獴則不會。

食蟹獴因全身有質硬而膨鬆的毛,像農民的簑衣,因此又稱「棕簑貓」,也俗稱「膨尾貍」,是中低海拔的日行性食肉目哺乳類,在臺灣的族群屬於特有亞種,主要棲息在乾淨溪流附近的森林,是現存唯一仰賴溪流生活的食肉目動物。台灣大多數食肉目動物為夜行性,食蟹獴則是較罕見的日行性動物,活動時間以白天、清晨和黃昏時分最為活躍。牠是森林性物種,偏好有溪流池塘的棲地,以林中岩洞或自掘洞穴為居,主要以捕捉水中動物為食,當水域食物不足時(如乾旱期或冬季),螺類、蝸牛或大型昆蟲就會成為牠們的主食,食性廣泛。

陳彥君認為本館植物園區內植有多達400種本土原生植物種類且水源穩定,以保育取向的管理方針讓整體園區生態自然而豐富,多量的落葉與腐朽倒木吸引蜥蜴等小動物棲息,入春之後,園區入口大水池畔淺灘滿布著蝌蚪與幼蛙,這些都可能是造成食蟹獴待在植物園區內棲息覓食近三週的主要原因。然而,本館植物園區面積僅4.5公頃且位居鬧區,並無任何安全生態廊道可供牠連繫其族群。經專家研判,無論天然的食物或活動空間均不足,倘若接觸流浪貓狗、飼料或糞便等,深怕有營養偏差與罹患共通疾病等問題。因此,本月22日,在臺中市政府委託單位臺中市野生動物保育學會的專業協助下,按程序完成食蟹獴身體狀況與性別檢查,確認這隻食蟹獴為雄性成年個體,無論體型與毛色都非常健康,最終順利讓這位體重約2公斤的嬌客食蟹獴回歸自然環境。

科博館黃文山代理館長致詞時提到,對於這隻食蟹獴的來訪,有私心及擔心,私心希望牠能繼續生活在植物園,卻也擔心牠的食物是否足夠,流浪貓狗來訪時是否會咬傷牠等。科博館生物學組陳志雄科長也呼籲民眾切勿放生動、植物,避免不當的餵食行為,造成園內生物群眾的改變,共同守護植物園生態環境。

食蟹獴是臺灣淺山溪流環境指標生物,其生性敏感,行蹤隱密難以觀察,有食蟹獴出現的溪流,通常是環境污染低且少開發地區。當淺山地區的溪流水系遭到廢水汙染、人為開發或淺山地帶水源減少等,恐怕都是讓食蟹獴不得不涉險向都市地區擴散求生原因。因此,維護我們的山林及生態環境,保留野生動物的生存空間是你我共同的責任。 圖/科博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