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琉球海域空間及生態承載量之合宜規劃與設定 海委會邀權責機關共尋解方 – 今傳媒 JNEWS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小琉球周邊海域目前同時存在觀光遊憩、傳統漁業、生態保育等海域空間重疊使用之問題,為了找出解方,海洋委員會特於5月19日邀請各權管機關赴小琉球開會研商,會中獲致由觀光局及屏東縣政府分別就遊憩產業及漁業產業成立權益關係人之小平台會議,討論擬定空間配置之初步方案,嗣再透過海委會所搭建跨領域之大平台協調機制,討論出兼顧多方權益的合宜海域空間規劃方案。此外,有關遊客爆量的管理層面,海委會也具體建議擴大保育區範圍,並儘速訂定遊憩承載量及監測指標,以及規範登島遊客總量管制等短中長期措施。

海委會表示,有感於後疫情時代,民眾對海洋觀光遊憩之需求快速成長,尤其是小琉球具有獨特的自然條件及不受季節性限制之特性,大量的遊憩人潮湧入,已對海洋環境及生態造成衝擊。再加上當地傳統漁業的作業需求與新興的海域遊憩活動,共處一海域空間,衍生出產業衝突及安全性等問題。海委會有鑑於此,在去(110)年發布臺灣海洋遊憩永續管理指引後,即將小琉球作為重點輔導區域。此次特別邀集了交通部觀光局、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漁業署、海保署、海巡署、屏東縣政府、琉球鄉公所等權責單位及琉球區漁會,就小琉球的海域空間利用分配規劃、承載量及監測指標等管理措施進行研商。希透過會議的討論逐步落實臺灣海洋遊憩永續管理指引,有效解決當地生態壓力,並創造漁業與遊憩產業共存共榮的作業空間。特別是立法院莊瑞雄委員對此議題也非常關心,特別指派服務處主任至現場參與討論。

海委會進一步指出,在海域使用範圍重疊部分,為加速化解漁業及遊憩團體的歧見,會中決議請權責機關各就權管產業或活動使用海域的分區規劃,先由各別產業團體所搭建之小平台進行討論,遊憩活動空間規劃部分,由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成立海域遊憩小平台,漁業作業空間規劃則由屏東縣政府成立漁業及保育小平台,並於一個月內啟動,各就其空間配置規劃凝聚共識並提出方案。另海委會勇於承擔,負責成立跨機關、跨領域之溝通協調大平台討論機制,依各小平台所提方案,進行相容性或排他性管理措施之研商,以儘速調整及優化海域區劃的管理對策。

另外考量旅遊旺季暴增的遊客人潮對小琉球潮間帶海洋生態的衝擊,會中交通部觀光局及屏東縣政府對海委會所提短期內採行擴大保護區範圍、設定承載量與監測指標、周邊海域遊憩分區規劃、設置友善步道、海域水質長期監測、規劃陸域景點以分散海域遊憩壓力、淡旺季分流;長期規劃收費制度、登島遊客總量管制等各項管理措施,亦表達肯定之意,後續亦會與權益關係人充分溝通後,擬定管理方案,逐步推動落實。

海委會最後表示,期望藉此溝通協調平臺的建立,分享各別產業的需求經驗,深化交流、化解歧見,共同為琉球地區海洋事務努力,並在兼顧海洋生態的同時,達成漁業及遊憩產業共存共榮之永續發展目標。

「探索大高雄-博物館共學 偏鄉國小國中參觀補助計畫」預計於5月30日至6月6日開放資格登記,高史博邀請本市符合資格的偏遠、特偏及極偏地區國小與國中登記參與,補助內容每校以交通費1萬2千元為限,此次活動預計補助20所學校於下半年到館參觀學習。

《山鹿與苦花魚-展高雄那瑪夏特展》為縣市合併後高史博展高雄系列特展第14檔期,特展展期至5月29日,民眾可把握機會參觀到高史博參觀,相關特展訊息請至高史博官網(http://khm.org.tw/tw)或Facebook搜尋「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