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海洋文化,守護藍色家園! – 今傳媒 JNEWS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第19期「海洋漫波」季刊今(30)日出刊!本期帶領讀者一覽臺灣先民迷人又充滿智慧的捕魚文化。自澎湖石滬、澎湖島嶼海女到金山蹦火仔磺火漁法,展現了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風情,蘭嶼達悟族的燒貝灰文化與硨磲貝資源利用及保育,擱淺藍鯨的骨骼標本提醒大眾關注海洋生物所面臨的威脅,臺灣與菲律賓等國家共同致力於建立黑潮海域的保護區網絡,並通過野放鯨豚和海龜行動,展現了對海洋生物的保護努力,並積極推廣海洋保育意識。有興趣的民眾可至政府出版品展售通路(「五南文化廣場網路書店」及「國家網路書店」)購買,或至海保署官方網站(https://www.oca.gov.tw/海洋保育教育>海洋保育教育出版品>海洋保育季刊)閱覽。

本期「熱門新議題」篇章,分享「巨鯨之路-擱淺藍鯨的啟示」,在109年1月臺東長濱海灘,一隻罕見的藍鯨擱淺在沙灘上,震撼了當地民眾和海洋保育單位,海委會主任委員管碧玲表示,藍鯨事件應成為人們反思的鏡子,提醒我們尊重海洋生態系統的平衡,實現海洋生態的永續發展。擱淺藍鯨的骨骼標本已在屏東海生館展出,提醒大眾關注海洋生物所面臨的威脅!

海保署表示,本期「國際廣角鏡」分享海保署與菲律賓的相關單位展開了交流,希望共同建立保護區網絡,開展黑潮海域的保育工作。透過交流,彼此了解和借鏡管理經驗,為海洋生態保育提供更多可能性。

海保署進一步介紹,「焦點報導」篇章則由離島出走工作室楊馥慈小姐,分享澎湖石滬作為漁業史上的瑰寶,石滬不僅是捕魚的工具,更是澎湖人文化的象徵和寶藏,呼籲我們共同努力,保護和傳承珍貴的文化遺產;再有琅嶠文史工作者念吉成先生講述恆春半島曾經的捕鯨文化由繁盛到消失,如今已成為歷史,但捕鯨文化的遺跡仍在當地人的記憶中;國立嘉義大學邱郁文副教授則介紹在蘭嶼達悟族燒貝灰的傳統文化面臨著挑戰,海洋保育與文化保存之間的平衡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們需要在尊重原住民文化下,建立資源管理模式;新北市金山區漁會朱麗鑾總幹事及簡士凱模範漁民述說蹦火仔古老漁法的海洋文化魅力,儘管面臨著現代科技的挑戰,漁民們仍努力保護和傳承這一珍貴的海洋文化遺產。

接著由農業部漁業署漁業廣播電臺陳彥臻副臺長介紹在澎湖群島,有一群與海為伍的海女們,她們不僅是海洋的收穫者,也是海洋保育的守護者,依據不同季節和潮汐變化,採集各種海產,但不過度捕撈,以期海洋資源的永續利用;最後,在海保署舉辦「探索MARN鯨豚、海龜野放行動」的活動中,賴副總統引述印度聖雄甘地的名言「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取決於人民對待動物的態度」,並強調臺灣是個海洋國家,應透過海洋與國際接軌,鼓勵國人勇敢面對海洋、保護海洋,並積極維護海洋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