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
有關今日(1月6日)全國離島環境會議發布的小琉球珊瑚狀況全台最差的訊息,海保署強調,珊瑚礁是重要海洋生態系,2020年發生珊瑚白化事件後,密切注意恢復的狀況。因此今年度與中央研究院、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國立臺灣大學、國立臺灣海洋大學、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合作,就全台近百處珊瑚礁分布地點進行調查、監測以及復育工作。當中與海生館的合作監測計畫發現東海岸的珊瑚礁狀況相對健康,北部、南部以及澎湖相對穩定。也注意到北部卯澳、南部萬里桐及小琉球情況較差。
對此,各機關也積極投入相關保育措施,小琉球全島周邊海域屬於屏東縣政府「琉球水產動植物繁殖資源保育區」,其中潮間帶保育示範區訂有「屏東縣琉球水產動植物繁殖保育區(潮間帶保育示範區)管理作業要點」,以人數管制措施達到潮間帶物種復育及保育之目的,民眾有學術研究及環境教育需求,經申請同意,並由認證合格之解說員帶領,以團進團出每團30人為限的方式才能進入,並須行走於劃設之路線,不得擅自離開路線範圍以減少潮間帶的踩踏。
屏東縣政府規劃自111年4月1日起,試辦潮間帶保育示範區預約管理系統,於系統內提供保護區管制規定、保育對象以及現場人流狀況等遊客行前教育資訊,近期將進行西北分區的基礎調查,期以科學數據結果,研商是否將原有條件採捕之規定,調整為全面禁捕。
海洋保護區落實管理及執法是重中之重,海保署與屏東縣政府研商於111年推動海洋保護區經營管理計畫,進行硨磲貝、珊瑚、鐘螺等生物復育並搭配巡守隊之成立及營運,增加保育能量。
改善海洋的環境健康狀況,除了海域內的治理外,也須由源頭管理,遊憩人次產生的污水、垃圾處理與去化,陸域土砂流失掩蓋珊瑚礁等人為衝擊,是否能透過加強水土保持改善也是管理重點。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屏東縣政府及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110年多次邀請在地團體共同研商包含是否收取登島保育費、遊客總量管制、廢污水處理等議題。海保署將進一步研議劃設綠蠵龜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可行性,以加強保育力道。期待在各方努力下,海洋環境能夠逐步恢復,使小琉球珊瑚礁生態系重現應有的多元豐富景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