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5+5原則大公開 桃醫營養科製作高纖植優蛋白粽 – 今傳媒 JNEWS

【今傳媒/記者彭慧婉報導】端午佳節即將到來,應景粽子是免不了,在享受美味的同時,民眾如何兼顧營養及食安。桃園醫院營養科於15月28日上午舉辦「食植安心,龍粽登場!」活動,除了向民眾分享「端午5+5原則」外,現場也教大家製作高纖植優蛋白粽,並舉辦員工包粽子比賽,寓教於樂下提醒食品安全及減碳生活可從飲食做起。

桃園醫院營養科設計「高纖植優蛋白粽」以優質植物蛋白毛豆、豆干等植物性蛋白,搭配纖維含量高的黑米、糙米等未精製全穀類取代部分糯米、花生、曬乾未加工的蘿蔔絲,及在地食材以復興區香菇與綠竹筍和觀音區的蓮子,以增加纖維質攝取,有別於市售常見的「高油脂、高糖、少纖維」粽子,此粽每顆大約357大卡,蛋白質2份,膳食纖維約3.3克,提供民眾高纖植優蛋白粽選擇,既可執行減碳生活,也能無負擔享用粽子。

桃園醫院營養師李佳芸表示:不管是自己包粽子或外購市售粽子,皆可把握粽情吃5原則!
1.挑選食材: 澱粉類可選擇未精製全穀類如糙米、黑米等,並放入蔬菜增添纖維:如菇類;使用植物油代替豬油,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挑選肉類時以瘦肉、白肉或是植物蛋白取代五花肉、鹹蛋黃等。
2.減少沾醬:品嚐粽子的食材原味,以避免攝取過多的鈉。
3.蔬菜多多:一顆粽子至少搭配半碗至一碗蔬菜量,讓營養更均衡。
4.分享共食:每天以一顆粽子為限並當做正餐;也可挑選小顆粽子或與家人共享。
5.細嚼慢嚥:糯米屬支鏈澱粉,黏性高不好消化,建議小口食用、增加咀嚼次數。

除了遵照粽情吃5原則外,王宇璇營養師提醒,自備食材時需遵守「食安5要原則」:1.要洗手、2.要新鮮、3.要生熟食分開、4.要確實加熱、5.要注意保存溫度。若是粽子無法當餐吃完,請立即保存妥當。冷藏存放建議2~3天內食用完畢;冷凍庫以不存放超過1個月為限,並且需充分加熱後再食用。

桃園醫院營養科范純美主任表示,推行「端午5+5原則」,將健康及食安知識結合傳遞給民眾,並將包好健康粽與社區護理長劉美玲分送至醫院附近獨居長輩食用,一同感受溫馨的端午氣氛。(圖:桃園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