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傳媒/記者黃誌寬報導】在台灣成功的家族企業,能夠代代相傳,基本上不存在任何的僥倖,有的是,堅苦卓絕的奮鬥精神及永不放棄的堅忍毅力,新竹縣北埔鄉隆源餅行正是台灣家族企業的縮影,從清朝走入民國,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清朝傳至民國,張宗文、張承均父子讓「隆源餅行」被國際看到。走過151個年頭,隆源餅行迎來創業以來的最大榮耀,眾星雲集的第59屆金馬獎,是台灣在國際舞台上的鎂光焦點之一,今年主辦方為每位出席嘉賓準備了一份充滿台灣元素的貼心伴手禮,這份榮耀落在隆源餅行身上,由蜜柑、苦茶油及豆油粉組成的精美禮盒,其中的蜜柑正是隆源第三代掌門人張宗文及第四代掌門人張承均的得意之作。
張宗文說,北埔鄉最多的就是柑橘果農,柑橘大豐收,果農高興不起來,因為價格一定也起不來。果賤傷農,張宗文深知鄉親的痛,他靈機一動「為什麼不能結合自己的糕餅專業知識強項,減輕果農風險?」幾經嚐試,北埔第一塊「蜜柑」在隆源餅行誕生。張宗文說,蜜柑不僅生津止渴,也可以止咳化痰,自己也每天在吃,保養喉嚨。為了讓消費者方便食用,蜜柑不斷進化,由最初上市的整顆果實,現在切成片狀,在在體現店家的細心。
隆源餅行創立於清同治年間(1871),張宗文是第三代掌門人,他說,隆涼創辦人張石溪發揮客家刻苦精神,利用鄉親種植的蕃薯為內餡,做成香Q可口的蕃薯餅,夫婦倆肩挑到附近莊落沿途叫賣,為隆源餅行奠下基礙。
創業不易,守業更不易,高齡83的張宗文回憶說,他是當年被環境逼到不認真不行,有一件事永遠烙印在他腦海,當學徒時曾1年多沒踏出家門(也是糕餅工場),一直都在工場學做糕餅,等出門那天被街景嚇了一大跳,因為自家附近出現一整排新建築;第4代掌門人張承均的學徒經歷也不遑多讓,除了從小就在店裡幫忙,23歲退伍後接手經營,轉眼已過了30多個年頭,隆源長成史也是他的成長史。父子倆對地方公益向來不遺餘力,新竹縣糕餅商業同業公會也是張宗文交棒張承均,「隆源餅行」等於是公益的代名詞,走過一個多世紀,張宗文、張承均父子繼續守著祖業,更擦亮這塊得來不易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