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豐濕地生態池重啟 屏東淨化水質功能再度提升 – 今傳媒 JNEWS

【今傳媒/記者李祖東報導】海豐濕地之年代、面積及污水處理量為萬年濕地群之最,位於屏東市與九如鄉交界,並與百年歷史之崇蘭舊圳有深厚的淵源,有「屏東市後花園」之稱。於民98年完工,長年因生態池棲息魚類生活習性關係,造成邊坡護岸自然性崩落致安全堪慮,改善工程選用環境衝擊最低之生態工法、歷經一年多設計及施工如期完工,於世界地球日(22日)再度對外開放,預期可大幅提升水質淨化功能,持續挹注萬年溪水質水量、提升縣民生活環境品質。

縣長周春米表示,濕地原本單純扮演著淨化河川水質的角色,在縣政府團隊用心營運管理下,充分發揮涵養水源、調節氣候,逐年孕育豐富且珍貴的生態資源,而為了提升水質處理效率,致力爭取中央補助改善處理設施,縣政府亦自籌配合款896萬元,共斥資2800萬元進行生態池邊坡改善工程。於設計規劃階段多方聽取民意及專家建議,採生態工法並選用多孔隙、高透水性之石籠作為基礎,由箱型石籠、土石籠護坡與抗沖蝕網袋組成的護坡,既顧及生態棲息生長,又可減少土壤沖蝕與流失,為避免干擾二級保育類水雉繁殖期,特別要求且掌握工程進度,讓珍貴物種在安全無虞的環境下孕育迎接新生命。

海豐濕地依在地特色研發公害防治與自然保育教案,於111年8月獲環境部認可取得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針對強勢外來種均依循天敵等生物防治方式治理,促使組成完整而歧異度高的生態區,因此萬年濕地群亦於113年2月獲內政部評定為重要濕地。生態復育有成,尤其水雉繁殖數量逐年遞增趨勢,已由原來的4隻至112年為止數量高達62隻,顯示萬年濕地群已成為水雉在台灣的重要棲地之一,如此豐富生態構築的水岸廊道,營造了自然環境與人類活動和諧共存氛圍,提供景觀休憩及戶外教學,為城市美學最佳典範。